上海海關14日發布的兩項指標顯示,上海及長三角外貿出現明顯復蘇跡象。
****項指標是加工貿易。今年5月份,上海海關關區新設加工貿易手冊431份,環比上月增長1.78倍;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236.06億元人民幣,環比增長20.19%。
據上海海關統計,進入6月,上海關區加工貿易企業復工復產率大幅提升,產能恢復至此輪疫情之前五成以上的企業占比已達83.9%,產能恢復至八成以上企業占比達59.2%。
第二項指標是“聯動接卸”。今年前5個月,上海海關累計監管“聯動接卸”模式出口12.8萬標箱,進口1.79萬標箱。其中,在上海疫情封控的4月份,完成“聯動接卸”模式出口3.3萬標箱、進口0.47萬標箱,環比3月份分別增長32.5%和143.7%;5月份完成“聯動接卸”模式出口約2.9萬標箱、進口0.8萬標箱,出口略有回調,進口環比增長68%,上海洋山港-江蘇太倉港、上海洋山港-安徽蕪湖港的“聯動接卸”業務量有較大幅度增長。
“聯動接卸”,是指將上海以外的港口作為上海洋山港貨物的接卸地和延伸地,進出口貨物通過駁船在兩港之間水路運輸,手續辦結后可在洋山口岸直接提離或出境,實現進出口貨物“一次申報、一次查驗、一次放行”,可以在疫情封控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水路運輸優勢,加快港口集疏運能力恢復,大幅壓縮物流成本。
據測算,相較于傳統的水水中轉模式,“聯動接卸”模式出口每標箱可節約物流成本400元人民幣,進口每標箱可節約200元。